北京朝阳:未来五年将布局100个特色博物馆
从北京市朝阳区“两会”上获悉,“十四五”时期,朝阳区将全力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高质量发展,构建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体系,布局100个特色博物馆,建立起10个传统文化活态传承展示中心。力争到2025年,打造100个基层特色公共文化空间。
102家文化产业园区投入运营
“‘十三五’期间,朝阳区坚持以文化创新为主线,以机构改革为契机,以融合发展为抓手,文旅发展主要任务圆满完成,四大体系日臻完善,十大工程有序推进,百个品牌覆盖全区。”朝阳区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说。
在“硬件”设施建设方面,朝阳区建成覆盖城乡的“区—地区—街乡—社区(村)”“3+1”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,全区街乡文化中心、社区和行政村文化活动室覆盖率100%。大力吸纳社会力量投入公共文化服务,建成春风习习、良阅书房等36家各具特色的城市书屋,创新打造10个“阅读生活圈”,建成57家社区流动美术馆,实现全区43个街道地区全覆盖。在文化品牌打造方面,针对不同主题、服务不同对象,打造了“首都市民音乐厅”“哈哈镜居民会客厅”“森林演出季”等近20个品牌活动,培育110个基层文化品牌。2019年,朝阳区旅游综合收入1401.7亿元,同比增长2%,继续稳居北京市首位,旅游接待人数6045.6万人次,同比增长3.4%。
据介绍,“十三五”以来,朝阳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,龙头企业加速聚集、上市企业快速增长、独角兽企业不断涌现的态势日益凸显。截至目前,朝阳区登记注册文化企业达到8.8万家,较“十二五”末增加了3万家,增长55%,其中规模以上文化企业1999家,约占全市的38%,占全国的3.3%,注册企业数、规上企业数均居全市首位,彰显出强劲的文化创新发展活力。“十三五”期间,全区新增中信出版、泡泡玛特等45家挂牌上市文化企业,达到69家;聚集了一点资讯、罗辑思维等 5家文娱传媒类独角兽企业,占全市的39%;凯声文化等40家文化企业被认定为“凤鸣企业”,占全区的20%;三批共认定743家“蜂鸟企业”, 培育了一批“隐形冠军”企业;汇集了万达文化、阿里文娱、央视频等253家文化企业总部,其中外资文化总部企业127家。朝阳区成为全国文化品牌企业总部基地。
朝阳区曾作为北京市纺织、电子、机械、化工、汽车五大工业基地所在区,旧工业厂房资源丰富。“十三五”以来,结合区域实际,朝阳区坚持非首都功能疏解,深挖工业文化富矿,积极探索存量空间“腾笼换鸟”和功能提升的创新路径,形成老旧厂房改造利用、传统商业设施升级、有形市场腾退转型3种园区改造转型模式,引导北京音乐产业园、E9区、郎园Station等58家各具特色的文化产业园区投入运营。截至目前,朝阳区已有798、751、郎园、莱锦等102家文化产业园区投入运营,形成错位、协同、融合发展新格局。其中,32家文化产业园区被认定为市级文创园区, 占全市的33%,居北京市首位。
据介绍,十四五时期,在公共文化服务方面,朝阳区将探索以“博物馆之城、阅读之城、艺术之城”为主线,力争到2025年,打造不少于100个“小、特、精”的基层特色公共文化空间,街乡文化中心达标率提升至100%,社区公共文化空间形成文化馆、图书馆、流动美术馆、非遗传习所、艺术空间、博物馆“六大特色”产品体系。
在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方面,朝阳区全面开展运河文化带建设,努力构建“一轴两地五城十区”的保护传承总体格局。“我们将依托运河文化带构建历史记忆轴,深入挖掘运河历史文化底蕴,建设特色文化街区,构建‘亲水、岸绿、景美、蕴深’的文化生态风貌,传承运河文化。”朝阳区文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,“建设两个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高地,在文化三里屯、金盏国际合作服务区布局娱乐休闲设施、建设时尚消费街区,导入重大优秀传统文化项目,培育文化旅游、夜间消费、数字文化等消费业态。全面建设博物馆之城、阅读之城、双奥之城、艺术之城和时尚之城。”
“十四五”时期,朝阳区将持续推进文化馆、图书馆、博物馆、科技馆、美术馆、非遗馆数字化建设,高质量建设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,为市民提供方便快捷的公共文化服务。支持实体书店建设,合理布局实体书店、24小时书屋、自助图书馆,推出一系列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阅读活动,加快书香朝阳建设。
“十四五”期间,朝阳区将建100个未成年人传统文化思想道德建设联盟单位;推出50个文化遗产保护示范项目,树立10个传统文化品牌;搭建数字非遗产品统一运作平台,推出50个传统文化数字体验场景;布局100个特色博物馆,建立起10个传统文化活态传承展示中心;实施1-2个市级重大历史文化利用示范项目,搭建起10个传统文化精品线路,塑造出50个传统文化传承示范打卡地,推出100种传统文化创意产品,构建起文化旅游、文博衍生、数字历史文化等创造性转化产业集群。
据悉,“十四五”时期,朝阳区将全力推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,构建系统化、立体化文旅融合发展格局,横向拓展发展业态、纵向延伸产业链条,不断提高朝阳区文化旅游的综合竞争力和区域贡献度。
“我们在实施‘三十’工程基础上,不断拓展提升,力争打造30家文化事业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区和30家特色文旅消费街区,每年更新维护精品文化旅游线路。围绕运河水系、重点商圈、景观大道等重点区域,打造一批路景相融的示范项目,丰富夜间游业态。”北京市朝阳区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说。
除此之外,朝阳区还将培育认定一批文旅融合IP示范项目。围绕“双奥”品牌打造一批文旅项目和文创产品,推动文旅产业特色化、品牌化发展。依托“打卡朝阳”活动,开展全域网红打卡地直播,推出一批“网红打卡地”、商家“必打榜”和打卡“达人榜”。聚焦“首店、首牌、首秀、首发”经济,培育发展一批网红打卡新地标,着力打造一批创新型文化IP。加强与驻区高校合作,推动政产学研联动发展,推动时尚事业和时尚产业繁荣发展,助力首都全球消费中心城市建设。
来源:北京头条
回顾往期精彩专访 | 王母娘娘驾到!看宜宾市博物院如何开门办馆,打造全新形象
点击在看,关注行业最新资讯▼